88年前的今天,红二十五军长征途经栾川,在三天两夜的时间里,四战四捷,跋涉近百公里,在叫河镇另辟蹊径,绕过敌人的“铁桶阵”,巧入陕南,化解了全军覆没的危机,在陕南建立起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,半年之后,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,成为第一支到达陕北的红军长征部队。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,蒋介石调动重兵对鄂豫皖根据地实行“清乡”和追剿,根据地被分割、压缩,红军生存困难,减员严重,遂作出战略转移的决定。1934...
栾川是豫西革命老区。在土地革命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剿匪反霸、抗美援朝、社会主义建设等革命历史时期,栾川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,英勇开展武装斗争,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,不少栾川人背井离乡、前赴后继,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。据不完全统计,共有200多位栾川籍革命烈士长眠在异国他乡,100多位为解放栾川牺牲的外籍革命烈士安葬在栾川县烈士陵园。
为了鼓励前方战士安心服役,英勇杀敌,县委、县政府非常重视拥军优属工作,并把它作为抗美援朝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,采取有效方法,认真搞好。一是做好思想教育工作,大力提高军烈属的政治地位。如对军烈属普遍挂光荣牌,县、区乡组织召开军烈属代表会、座谈会,过节或大型集会请军烈属代表参加,披红戴花等。白狮区白土乡中秋节开军烈属座谈会,给军烈属送去核桃、柿子、梨、香烟、月饼等礼品,军烈属非常高兴。二是注意帮助...
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赴朝作战后,我县人民不仅在物质、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,更在人力上给予通力支援。为使抗美援朝运动顺利进行,保证志愿兵部队兵源,我县在省、地委的领导下,在完成年度征兵任务的基础上,进行了两次扩军工作。1951年元月17日,县委作出《关于扩军的联合指示》,决定元至二月份在三川、秋潭、栾川、陶湾、合峪5个区,37个乡中第一次扩军400名。第二次是同年5月7日开始,在第一次未扩或扩兵较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