栾川因传说远古时期鸾鸟群栖于此而得名。位于河南省西部,东与嵩县毗邻,西与卢氏接壤,南与西峡抵足,北与洛宁摩肩,素有“洛阳后花园”和“洛阳南大门”的美誉。栾川县总面积2477平方千米,素有“四河三山两道川、九山半水半分田”之称。现辖12镇2乡1个管委会(重渡沟管委会)、213个行政村(居委会),总人口35万,其中农业人口29.9万。
2016年县城建成区面积是15.78平方公里。是国家卫生县城、中国旅游强县、国家生态县、国家园林县城、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游示范县、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县、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、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、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、世界十大乡村度假胜地。
【历史沿革】
历史上的栾川建置几经变迁,夏商时期栾川为有莘之野。
汉至北魏置亭,唐置镇。宋元祐二年(1087年)置栾川镇,因川得名。宋徽宗崇宁三年(公元1104年)始置县。金海陵王贞元二年(公元1154年)废县改镇。元、明、清均置镇。民国时置区,隶陕州卢氏县。1947年栾川解放再置县。先后隶豫鄂陕边区四专区、豫陕鄂边区三专区、陕南一专区、豫西七专区、陕州专区和洛阳专区。1986年4月,隶属洛阳市。
【行政区划】
●2005年,栾川县乡镇区划调整:撤销大清沟乡,其行政区域划归庙子乡管辖,庙子乡政府驻地不变。
●2009年1月,撤销石庙撤乡设石庙镇。
●2012年3月,白土乡撤乡设镇
●2012年4月,叫河乡撤乡建镇
●2013年1月,成立重渡沟管委会。
【地理环境】
栾川位于豫西伏牛山地理坐标为东经111°11′~112°01′、北纬33°39′~34°11′之间。东与嵩县毗邻,西与卢氏接壤,南与南阳市西峡抵足,北与洛宁摩肩。总面积2477平方公里,东西长78.4公里,南北宽57.2公里。
●栾川县地貌
地势西南高而而东北低,地貌起伏跌宕,形成中山、低山和河谷三种类型。海拔千米以上的中山区面积,占全县总面积的49.4%,千米以下低山区面积及河谷沟川面积占全县总面积50.6%。最高点为龙峪湾鸡角尖,海拔2212.5米,最低点潭头镇汤营村伊河出境处海拔450米,相对高差1762.5米。县城海拔750米,是全省海拔最高的县城。
●栾川县气候
栾川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,年均气温12.4℃,年日照2103小时,无霜期198天,年均降水量872.6毫米。
年降水量最高达1386.6毫米,最少403.3毫米。由于县境气候差异,形成三个小气候带。一是东北部热温带,包括潭头等,海拔460米左右,年均气温13.7℃,年均降水量737.9毫米,日照2292小时,无霜期210天左右。二是中南部温凉湿润带,包括城关等地,海拔750米左右,平均气温12.0℃,平均降水量872.6毫米,日照2102小时。三是是西部寒冷湿润带,包括三川、冷水等地,海拔1250米以上,年均气温9.4℃,年均降水750毫米,日照1800小时,光照不足,无霜期短(一般在150天左右),冬季长达105天以上。
【自然资源】
●栾川县矿产资源
栾川县位于豫西多金属成矿带的中心区域,区内矿产资源丰富,是我国著名的多金属矿集区,也是全国16个重要多金属成矿带的核心区域,“中国钼都”闻名国内外。境内分布金属矿产、非金属矿产、能源矿产和水汽矿产四大类,共50余种,已探明储量的矿产19种,各类矿产地251处,其中,大型矿床7处,中型矿产地13处,小型矿产地35处,优势资源可归纳为钼、钨、铅、锌、金、银、铁、萤石等。其中,钼金属储量206万吨,居亚洲第一,世界第三,2006年3月被中华矿业联合会授予“中国钼都”称号。2016年,全县新增矿产资源量为:钼10.49万吨,铅6.51万吨,锌9.25万吨,金88.9千克,银68097千克。
2016年,全县工业工作在县委、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紧紧围绕“工矿强县”核心战略,克服有色金属市场持续低迷的不利影响,不断深化企业服务,着力抓好工业经济运行和工业项目建设,使工业经济保持了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。2016年,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8.7亿元,同比增长9.6%。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为全县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●栾川县森林资源
栾川森林资源丰富,全县林地面积319万亩,有林地297万亩,森林覆盖率82.7%,名列河南省第一,有“中原肺叶”之称。
●栾川县水能资源
栾川水能资源丰富。全县境内有伊河、小河、明白河、淯河四大河流,分属黄河、长江水系。大小支流604条,河网密度0.59公里/平方公里。地表水年均径流量6.8亿立方米,水能蕴藏量11.78万千瓦,可开发量8.5万千瓦,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农村小水电电气化建设试点县。
【人口数量】
2016年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,栾川常住人口为35.15万人。
【交通概况】
●洛栾高速公路(洛阳-栾川)
●省道322公路
●省道328公路
●省道244公路
●省道521公路
●国道311公路
●尧栾西高速(2020年12月26日,尧栾段建成通车)
●卢栾高速公路(卢氏-栾川,规划建设中)
●渑栾高速公路(渑池-栾川,规划建设中)
截至2016年底,全县公路里程达1933.8公里,其中:县境内高速公路1条28公里,干线公路5条255.8公里,农村公路1650公里。
【经济概况】
2016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4.4亿元,同比增长8.6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8.7亿元,同比增长9.6%;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8亿元,同比增长16.9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5.2亿元,增长12.6%;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8.1亿元,同比增长7.6%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832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00元,同比分别增长7.4%和7.8%。
【工业经济】
栾川县位于豫西多金属成矿带的中心区域,区内矿产资源丰富,是我国著名的多金属矿集区,也是全国16个重要多金属成矿带的核心区域,“中国钼都”闻名国内外。境内分布金属矿产、非金属矿产、能源矿产和水汽矿产四大类,共50余种,已探明储量的矿产19种,各类矿产地251处,其中,大型矿床7处,中型矿产地13处,小型矿产地35处,优势资源可归纳为钼、钨、铅、锌、金、银、铁、萤石等。其中,钼金属储量206万吨,居亚洲第一,世界第三,2006年3月被中华矿业联合会授予“中国钼都”称号。2016年,全县新增矿产资源量为:钼10.49万吨,铅6.51万吨,锌9.25万吨,金88.9千克,银68097千克。
【特色农业】
2016年,栾川县粮食产量稳中有增,苗木花卉繁育、中药材、高山蔬菜、经济林、冷水鱼、林下养殖等特色种养殖基地规模不断壮大;君山制药、深山生物科技、奥达特、柿王醋业、青城山等一批龙头企业稳步发展,全县特色农产品达到108种,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达到47个和783个,家庭农场16个,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步伐不断加快。
【社会事业】
2016年年底,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13所,其中普通初中16所,普通小学37所(另有82个教学点),特殊教育学校1所,普通高中3所,栾川一高为省级示范性高中,中等职业学校1所(含教师进修学校),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,幼儿园41所,第一实验幼儿园、第二实验幼儿园、伊禾幼儿园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,乡镇成人教育学校14所。现有在校学生65614名,其中初中12560名,小学28795名,特殊教育学校106名,普通高中6757名,中等职业学校3160名,幼儿园14236名;全县正式在职教职工3380人,其中普通初中993人,普通小学1388人,特殊教育学校26人,普通高中513人,中等职业学校206人,幼儿园197人,教体局机关57人,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8%。
2016年成功入围第三批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,荣获全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先进单位、全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县、全省第二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大赛先进单位等三项省级荣誉,获得全市先进县市教育局、优秀生培养先进单位、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、全民健身先进单位等20余项市级荣誉。
投资2.6亿元,建成建筑面积68000平方米,设施一流的县人民医院,县中医院、县妇幼保健院相继完成搬迁。对各乡镇卫生院进行全面改扩建,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全覆盖,全县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显著提高;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,建成标准化乡镇综合文化站14个、标准化农村文化活动中心202个、农家书屋213个、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209个,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,持续开展“一村一年三场戏”、“一村一月一场电影”等文化活动,实现“两馆一站”免费开放(图书馆、文化馆、乡镇综合文化站),通讯、电力、广播电视等设施完善。
【旅游资源】
栾川旅游资源按国家制定的调查与评价体系,全国旅游资源分为8大类31个亚类155种基本类型,栾川有8大类26个亚类84种基本类型,分别占全国的100%、83.9%和54.2%。
栾川境内拥有龙峪湾、重渡沟、养子沟、伏牛山滑雪场、抱犊寨等7个国家AAA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十余个非A级旅游景区,初步形成了老君山山水游,龙峪湾森林游,鸡冠洞溶洞游,重渡沟农家游,养子沟休闲游,九龙山温泉游,伏牛山滑雪游、抱犊寨红色游组成的业态多元、体验丰富、特色各异的全域旅游格局。是首批中国旅游强县,先后荣膺。“世界十大乡村度假胜地” “国际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” 2016百佳深呼吸小城”2012年,以“全区域营造旅游环境,全领域融汇旅游要素,全产业强化旅游引领,全社会参与旅游发展,全民共享旅游成果”为内涵的全景栾川正式提出,“旅游引领、融合发展、产业集聚、全景栾川”的旅游发展新模式再次引起业界强烈反响,并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域旅游发展五种模式之一。
【栾川特产】
栾川特产资源丰富。根茎类(天麻、首乌、柴胡、黄芩、党参等)、果实类(红色猕猴桃、杏仁、山楂、五味子、枸杞子、连翘等)、花叶类(竹叶、二花、茵陈、野菊、辛荑等)、皮枝类(杜仲、桑枝、柳枝、椿皮、竹薷)、树脂类(松香、桃胶、冬藤、木通、五倍子等)、菌藻类(猪苓、桑寄生、灵芝、银耳、马勃等),中药材有1400多种,年产量500万公斤以上,医药专家称之为“豫西天然药库”,有“一步三棵药”之美誉。木耳、香菇、猴头、鹿茸、核桃、板栗、柿子、蜂蜜等100多种土特产享誉全国,产品远销欧洲和东南亚各国。
【城市荣誉】
●世界十大乡村度假胜地
●国家生态县
●国家园林县城
●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游示范县
●国家卫生县城
●中国钼都
●中国旅游强县
●中国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
●中国观赏石之乡
●中国最美的小城
●中国休闲小城
●全国教育先进县
●全国科技先进县
●全国林业先进县
●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
●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
●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
●河南省安全生产先进县
●河南省平安建设先进县
●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
●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
●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
●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
●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