栾川的抗美援朝运动(四)63
为了鼓励前方战士安心服役,英勇杀敌,县委、县政府非常重视拥军优属工作,并把它作为抗美援朝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,采取有效方法,认真搞好。 一是做好思想教育工作,大力提高军烈属的政治地位。如对军烈属普遍挂光荣牌,县、区乡组织召开军烈属代表会、座谈会,过节或大型集会请军烈属代表参加,披红戴花等。白狮区白土乡中秋节开军烈属座谈会,给军烈属送去核桃、柿子、梨、香烟、月饼等礼品,军烈属非常高兴。 二是注意帮助解决生产、生活中的实际困难。当时采取有这样三种方法:第一种是按代耕条例执行,实行工票制。到1951年8月,全县82个乡已有59个落实了此种方法。第二种是包干制,即分片或按自然村或闾进行,全县有50个乡。第三种是随机性,即按军烈属临时困难,去临时主动帮助解决。1952年6月底,县委县政府通过调查了解到,全县2014户军烈属中,生活有困难的277户、1317口人,断炊户有65户、人口201人。县政府即研究决定发放救济粮4万斤,救济款2000元,予以解决。 三是县区乡认真做好接待和安置工作。对每次回来的转业军人,干部群众都兴高采烈地迎接,沿途锣鼓喧天,高接远送。如合峪街在迎接转业军人时,一次接十几里远。栾川街一次出动了1000多人接回来一个转业军人。樊营乡干部群众携带瓜果香烟去接转业军人。潭头区第一批转业回乡27人,群众准备了27头牲口去接。全县还设立大小不同的茶水站、食宿站18处,并有专人负责。有的站还设立迎送股、招待股、慰问股、保卫股等。在转业军人回乡后,大部分区乡都召开联欢大会、座谈会,军人回家后干部群众还不断到家中慰问、座谈等。同时,在转业军人回乡后,大部分都得到安置。秋潭区回乡50人,参加民兵39人。陶湾区南沟乡回去3人,一个当民兵,2个当民兵队长,其中一个还兼团支部书记。该乡苗星成回去后就代理乡长。所有这些,不仅安慰了军烈属,调动了转业人员的积极性,而且也深深激励了前方战士以百倍的勇气打击敌人,夺取胜利。抗美援朝中,栾川士兵荣立大功,一等功、二等功7人,为国献身135人,残64人,为抗美援朝做出了贡献。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,美帝国主义被迫在朝鲜停战协议书上签字,中朝人民历经两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运动,取得了决定性的伟大胜利。这个胜利,揭穿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,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祖国的安全。抗美援朝运动,宣告了美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的失败,极大地鼓舞了我县人民的革命斗志,有力地推动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。它不仅是一次极其生动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,而且成为各项工作的巨大推动力,在国际、国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 |